产品
腾讯与阿里,toB的战场上必有一战,当争夺战真正打响的时候,小程序是必争之地。
腾讯和阿里,在toB领域必有一战
腾讯近两年强调“产业互联网”概念特别多,言下之意就是“消费互联网”增长见顶,需要向行业市场和企业市场要利润。
国内游戏行业已经入冬。腾讯在游戏收入下滑的情况下,2018年四季度投资资产减值处理,2018年四季度投资收益同比下跌超过百亿,投资利润对整体利润的影响被放大,进而影响股价表现。进一步说,投资收益毕竟是非经营性收益,即使表现好,对企业市值的拉动也很有限。
从一月的微信公开课,腾讯围绕小程序能力的安利就没停止过,例如内容搜索、附近的小程序等能力,希望B端C端两手抓。随着2018年度财报发布,“微信公开课”官方账户对于财报的解读,也重点强调小程序的访问量上升等利好消息。
而toB领域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阿里传统强项。2019年,阿里也选择了小程序作为新的toB业务增长点,支付宝小程序已升级成了阿里小程序。
1月份,阿里在全球品牌新零售峰会上,正式推出了阿里商业操作系统。上周,阿里云又联合阿里系多个平台发布了小程序繁星计划。发布主体的变化,意味小程序之于阿里已不只是支付宝单平台的产品,而是打通了系统能力,代表集团再次亮相。
产业互联网的较量,比消费互联网更加复杂和多元。本质上,还是比拼腾讯阿里这两家企业的商业服务能力。
擅长连接的腾讯,和擅长赋能的阿里,谁更适合产业互联网?
连接这件事,本质上代表触达能力。做生意的服务对象如果是个人用户,需要具备尽可能多的终端触达,而这个“修路”的工作,显然微信是占有很大优势的。
而阿里在商户服务这边投入的精力和成就,也是令人瞩目。从交易平台起家,到供应链、金融、信用、物流、位置服务、云计算,对于希望“触网”的生意人,吸引力巨大。
所以,如果从c端用户侧看进去,腾讯的优势明显;而作为对商户的支持,或者B2B类业务上,阿里的积累显然更加深厚,这也是阿里敢于将自身商业服务能力称为“操作系统”的原因。
腾讯的连接思路过去是无为而治。对于公众号和小程序,坐拥十亿用户的微信,态度向来是任其自生自灭的,更谈不上提供流量支持。并且,在基础技术能力方面,以金融、云计算这类常见业务为例,腾讯真正发力,是在2014年之后,更不用提物流、信用等其他领域。这方面,阿里领先腾讯的程度,远远大于微信装机量领先于支付宝的程度。
当传统企业触网时,多半是拥有存量客户的。这种情况下,为客户提供访问企业服务的工具,这一点其实传统企业自己也能做到。而企业需要的服务,如技术能力、金融能力、物料供应链能力,这些“轮子”才是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应该替传统企业做好的事。
微信小程序今年的重点是搜索,是服务直达,让用户更便捷的找到商家提供的服务。这种连接的思路,本质上还是一种工具思维,即假定商家是能力完备的,只待用户选用;而阿里的思路是以集团产品技术矩阵,提供商业基础能力的技术、资源支持。
微信的工具能力对阿里的系统能力,应该说不是同一层面上的较量。比如租赁充电宝的时候,支付宝小程序调用芝麻信用可免押金,这种信用能力支撑,对于线下这种自带流量的场景,是有意义的补充。
小程序成为toB切入点,是AT两家各自的优势决定的
说微信是腾讯的核心竞争力并不为过,在toB这一战,微信小程序自然也被寄予厚望。应该说,微信小程序是腾讯当下做产业互联网的唯一筹码,因为,用孱弱的云服务和金融去正面刚阿里的相关业务,实在是胜算不大。
进一步说,腾讯还需要微信小程序来拉动自家的云服务、支付等业务。去年9月,腾讯突然关闭了以前的小程序调试方式,开始推云函数,希望改变小程序“业务跑在微信上,服务跑在阿里云上”的尴尬局面。至于小程序电商对于微信支付的拉动,也是微信喜闻乐见的,毕竟用户如果光发红包,对于微信是个沉重的财务负担。
而阿里系的小程序最初仅出现在支付宝上,也是考虑到支付宝是阿里系装机量和使用频次综合表现第一的产品。经过近两年的打磨,支付宝小程序在服务商业场景、聚合低频应用方面表现出色,但在金融、信用之外的支撑能力仍然不足。这次将其升级,开放阿里旗下所有商业能力作为支撑,也是为了发挥阿里的整体优势。
企业如何选择?
不差钱的商户和企业自然是“我全都要”,进驻一切可以进驻的平台。资源和精力有限的企业,如何进行选择,还是要看两家平台的特点。
腾讯自不必说,其游戏收入在企业收入结构中高居榜首,常年超过四分之一。微信仅有的两次利用开屏推广业务,全都是给了小游戏(打飞机和跳一跳)。微信小程序的用户心智定位,大致是小游戏为主、电商为辅,即社交、流量生意。
所以,如果企业的业务是游戏娱乐、电商卖货,那么选择微信是没错的;想去阿里平台卖货的话,选淘宝就是了。
当然,这里有个问题:微信是不会给流量的,推广需要自己想办法。虽说搜索也是一种流量分发,但用户在微信上并没养成搜索聊天记录之外的搜索习惯。想搜小程序的时候,小程序处于搜索结果二级页面的第七个页签,指望用户从一堆乱七八糟的搜索结果中选择你的产品,几乎是不可能的。
观察阿里小程序适合突破的领域,鉴于目前阿里系在“商品”和“线上”两个环节的成就,小程序的重点场景显然是“服务”和“线下”。如果你是这方面的商户和企业,现在是时候接入阿里小程序了。我前段时间开车去北京南站接人,使用高德地图导航,即将抵达目的地时,导航语音提示我该停车场用支付宝支付有优惠。这种基于位置和目的地的服务分发能力,正是阿里系能力的一个呈现。
所以,当腾讯阿里的toB争夺战打响的时候,小程序是必争之地。甚至,号称坚持去中心化的微信,年初也放出了要做官方流量分发的风。微信小程序目前数量其实已经太多了,大量的静默产品,在分散用户的注意力。一旦官方介入分发,必然引发新一轮的淘金者入局,只怕分发的流量无法满足大家的期望值,最后踩踏之下,大多数开发者仍然是垫脚石。
当然,阿里若是从toB和线下的战略高度来争取开发者,也需要拿出更多的成功案例,让大家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阿里提供的能力和支持是否是企业需要的,企业的产品、服务特点与阿里的目标是否契合,是下一步双方互相选择的关键。
<来源:判官>
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