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做最好的工具,尊重用户,去中心化,依然是微信的坚持。
2018 年微信公开课 Pro 版以「跳一跳」挑战赛作为开场,这是张小龙第三次出现在微信公开课的现场。
967 分,是张小龙的成绩,他说自己在后台玩的时候有点紧张,其实个人的最高记录是六千多分。
「并不是我比大家更厉害,而是比大家练习得更久,可能和很多人不同,玩跳一跳的时候,我会很放松,很平静,这个游戏足够简单,简单到可以让你找到一个独自面对自己的时刻。」
对于关注微信的人们,过去的一年生活被急速的卷入到网上,算法似乎统治一切,焦虑弥漫又唯恐落后,平静和放松的时刻是奢侈的;对于微信来说,无论是小程序的风风雨雨,还是外界关于微信要不要做信息流的声音,当微信已经走到 10 亿用户的节点,这让张小龙越来越意识到,「需要在适当的时间点把产品背后的想法清晰地表达出来,有助于用户对我们的理解。」
张小龙的演讲节奏并不快,甚至还有停顿思考,他更愿意一点一点让自己的思考涌出,不做灌输,耐心地讲给人听。已经七岁的微信到底是什么?微信的未来会是向哪儿去?相信看完下文会帮你获得更清晰的认识。
1.我依然相信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
我记得很早以前微信有一个版本,它的启动页是一个大幕,然后它拉开了,出来一些文字,我一直认为那样的一个东西才是微信的发布会,就是每一次一个新版本,用产品本身来表达我们希望表达的东西,就像这次我们在启动页里面说,「玩一个小游戏才是正经事。」
为什么我们会说「玩一个小游戏才是正经事」?就像刚才解释的一样,对我来说,它是一个很放松的方法,我也很期待这样一个小游戏,因为它简单到让你可以有一个面对自己的时刻。今天大家在微信上的花费大量时间,很多时候会觉得心烦意乱,你可能会有很多的消息要处理,朋友圈里有很多信息要你去点赞、评论,可能还有很多工作的信息也夹杂在里面。这个时候玩这样一个小游戏,是一个让自己更平静的方式。
2.只有利益的堆砌,产品会失去它最本质的东西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互联网上最好的工具,分辨对错和选择利益最大化在产品思路上是矛盾的,微信一直在选择对错,而克制只是一种正确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刻意为之的行为。
怎么样才能做到一个最好的工具?我觉得除了最专业的能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我们每天面临很多的决策,这时候要遵循一个标准,这个事情是对的还是错的,而不是利益最大化的。很多人说微信很克制,微信很有情怀,但是微信在内部从来不说,只需要知道什么事情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是很理性的思考,不是情怀。
以前有人说,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如果只是利益的堆砌,我认为会失去一个产品最本质的东西。
3.故意去感动人也是一种不尊重用户的表现。
产品之外,有一个微信一直遵循的价值观:尊重用户,尊重个人。
微信在尊重用户上算得上是业界做的最好的,我们也在经常提醒自己「这是我们最本质的东西,我们如何坚持它」。
微信始终坚持将用户当做朋友,这也是为什么从 QQ 邮箱开始,团队就称呼用户为「你」,而不是「您」。我们认为,产品和用户应该是一个朋友关系,不会称呼您,意味着必须给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单纯依靠一个谦卑的态度去拉近关系。
这也意味着微信不会去看用户的聊天记录、从不会给用户发骚扰的信息、不会发任何系统推送、不去做任何诱导的行为,包括不允许第三方做一些诱导的行为。微信甚至不太想做太多的活动去感动用户来换取流量,比如帮助用户回顾这一年的使用轨迹来感动你。我认为故意去感动一个人也是挺不尊重用户的表现,应该把用户当做朋友,而不是听从驱使的群体。
微信从第一批用户到现在,经历了七年,到了十亿规模,越是到这个时候,越要保持微信刚面世时的心态。
4.「用完即走」的本质是什么?
关于微信的初心,我们始终坚持微信作为一款工具的初衷,也始终在提「用完即走」。
去年提到的用完即走,很多人产生了误解。有人说因为微信是让人走不掉的,才会说用完即走。其实用完即走只是上半句,下半句则是——走了还会回来的。
用完即走的本质是:作为一个工作需要有最高的效率,而不是让用户耗在其中,微信需要帮助用户更高效的处理任务。用完即走和用完再回来并不是矛盾的,当一个工作给了用户愉快的使用体验之后,用户自然还会回头再次使用它。
任何工具都是帮助用户完成任务,对于任何任务的完成都是越快越好。我们希望用户完成任务后不是耗在上面。能两个小时完成的事情不要让用户在里边花三个小时。
5.去中心化,代表了微信看待世界的方式
微信作为有平台属性的产品,我们很早就坚持我们是去中心化的平台,与其说是策略,不如说是观念,这个观念代表了微信看待世界的方式。
很多个体的大脑同时思考一个系统是远比只有一个大脑在思考一个系统有更高的兼容性。
也有人说微信本身就是中心化的存在。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和前些年比有很大的变化,以前是在网页间流连,现在都是在头部 App 里。但我不认为微信是中心化的存在,因为微信里提供非常多的服务,这些服务由不同公司提供,微信不会给这些服务提供中心化的流量,而是不影响各个服务存在,而是让更有价值的服务被用户找到,这也是我们尊重用户的体现。
6.订阅号要不要做信息流?
关于订阅号要不要做成信息流,张小龙表示:我们并没有想过,我至今都不知道什么是信息流。
在张小龙看来,订阅号只是大家订阅的集合,微信是有想法去改善用户对于订阅的阅读效率,对自己订阅的东西怎么更高效率的找到它。但是订阅号本身做成信息流,这就很奇怪。订阅是自己个人订阅的,微信只会改善它的阅读效率,而不是变成不受用户掌控的另一种信息形式。
7.公众号很快就将单独发布 App
最近一年微信在小程序投入很大精力,而在公众号上进展显得慢了一些。张小龙说微信在努力的改进它,最直观的就是公众号 App 的最新进展——很快发布!
微信之前就做了一款公众号的 App,但是没有发布,因为张小龙认为它还没有完全达到微信对它的预期,但在刚刚的微信公开课 PRO 上,张小龙宣布公众号 App 将很快面世,微信内部现在已经做的差不多了。这是一个针对手机平台,单独设计的更好的 App。
8.公众号赞赏很快恢复,将针对作者个人赞赏
2017 年微信和苹果有过一些摩擦也有过一些合作,而进过一系列的协调,双方取得了共同的认知,微信很快将会把赞赏功能恢复,并且还将有一个很大的改动——赞赏作者个人。
之前的赞赏都是对公众号赞赏,微信在思考这是不是对的,是不是应该赞赏给作者?微信认为之前微信的公众号体系中缺乏一个作者的维度,所以之后微信将强调个人作者的角色,一方面将会成为赞赏的直接对象,同时也将独立展示在文章中,给不同的机构和公众号投稿,作者会被微信更为重视的重构价值。
9.小程序代表的是一种表达万事万物的方式
小程序推出一年,这一年过的风风雨雨的,但总的来说,达到了张小龙最初的预想。
最初张小龙特别害怕当微信提出一个新的概念,会有很多人将其视为巨大的流量收割场,想尽一切办法把它变成一种被透支的流量,然后它就挂掉了。所以去年小程序看起来特别保守。
而这样的谨慎最终也收到了成效,效果符合了微信的预期。因为之前已经吃了公众号营销内容的亏,所以这一次,张小龙宁愿先紧后松,保守策略,让愿意提供有价值服务的人把小程序平台能力逐步丰富起来。直到小游戏的发布,很多人通过游戏才明白了什么是小程序。
小程序是微信报以最大希望的项目,准备花最长的时间做好的事情,张小龙对它有足够耐心和极大的信心,甚至比对三方更有耐心。微信将用更长的后期铺垫让它慢慢的成熟,一步步成长,而不希望它突然变成一个被催肥的东西。
张小龙解释微信为何会如此看好小程序是说:小程序代表了一种表达的方式,未来万事万物都是包含信息的,所有信息都需要通过某一种方式被触达,而小程序刚好是信息的组织方式和载体。任何事物背后的信息以及对于背后信息访问的方式。我们希望小程序作为万事万物的表达语言,是人做沟通的一种组织方式,这是我对小程序抽象的一种表达。
微信更希望小程序是一个通用的平台,所以不会扶持某一个领域的应用。将平台做的足够抽象,反而让大家有更好的创新空间。
10.所有生活被放到线上,真的是我们的初衷吗?
如果回顾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互联网帮助人更好的线上生活的技术手段,最初的上网让人很兴奋:通过一个电脑和一个网线就到达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些年我们的生活被引导到线上生活。我们越来越被手机控制了几乎所有的时间。如果再往下一步想的话,除了大脑和手机的关联,其他的体验不重要了?
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线上,业余时间都困在一个手机里。包括微信在内,已经成功帮助人们实现了线上生活的梦想,但现在微信开始怀疑,人们正在被手机和线上生活所束缚。
我们最终的目标到底是不是让人们的生活完全放到线上去?
微信认为,人们不应该把生活全都放在线上。未来微信将尝试帮助人们探索线下的生活,2018 年微信的尝试方向——探索线下的精彩生活。
p0